新闻为何不报阿根廷与伊拉克

新闻为何不报阿根廷与伊拉克

在中国高层出现动荡,迄今仍苦于找不到好的办法解决经济严重下滑问题之际,一些观察者注意到,媒体已经好长时间看不到阿根廷与伊拉克经济发展的新闻了。这是为什么呢?

自2023年12月被视为右翼民粹主义者和右翼自由意志主义者的米莱就任阿根廷总统后,他在国内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在经济方面,大幅压缩政府机构,将政府部门从22个缩减到9个,裁撤3万多名公职人员,停止所有基础设施项目,削减数十亿美元的公共开支,以此降低财政负担;放弃资本管制,推动市场化自由化及税制改革,终止赤字货币化。米莱还直言不讳地表示:“知识分子和左派政客才是经济停滞的罪魁祸首。”

在社会方面,支持自由选择的政策,涉及毒品、枪支、性工作和同性婚姻等议题,同时反对堕胎和安乐死;在外交政策上,主张加强与美国和以色列的盟友关系,支持乌克兰。他与川普总统的惺惺相惜,想必很多人都看在眼中。他还是一位坚定的反共主义者,拒绝加入中国主导的金砖国家。

在米莱的“休克疗法”下,一年后,曾经深陷经济危机,饱受高通胀困扰和物价飞涨的阿根廷,经过了阵痛后,创造了“经济奇迹”,将预算从赤字转为盈余,将通胀率从300%降至200%以下……

20250705

@Plutus007:小米:YU7 卖爆了!
恒科:又要到饭了兄弟们! ​​​

@Blood 旌旗:小米的成绩虽然吓到了各路友商,但对中国汽车工业绝对是好事
这就好像是末法时代,人间灵气枯竭,大家为了一丁点儿修炼资源,杀的你死我活
结果小米刚刚修炼,就成了飞升老怪,起手就打开了新仙界的大门
虽然他吃到了最多的灵气,但是他也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让大家看到了希望,不用再低水平内卷
“小米能做到的事,我怎么也能做到个零头吧?”
只要有这种想法在,就能够有效遏制内卷
从这点上来说,雷总和小米探索出的汽车新打法真的是功德无量

@九边 Pro:我倾向于觉得,电影票房市场不行,跟电影质量关系不大,以前市场好的时候电影质量也一般。主要跟搞对象有关,我专门问了一圈,尤其男的,要不是搞对象,进电影院是极少的,我自己也是这样,婚后就没咋去,主要是成本太高了,去一趟前后得三个小时以上,对于中年人来说太难了。
电影院一直以来的主力都是搞对象阶段的小情侣,这些年搞对象活跃度明显降了,不仅电影这个依托搞对象的产业不行,其他类似的 “舔狗经济” 都不太行。

20250724

20250724
@有个梨 GPT:鲁豫:为什么你的人生没经历很多人说的中年危机呢?
某某:因为我中年时期很穷。 ​​​

@九边 Pro:为啥企业接班的二代普遍不行?我觉得有俩原因:
最重要的一个,当然是时代变了,淘汰某个产业根本不跟它商量,最明显的就是苏某宁,接班后一塌糊涂,背后也是因为时代要抛弃那个行业,谁来了都够呛。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一代是从无数人里 “绝地求生” 筛选出来的,并不是培养出来的,各种精英教育,各种历练,都代替不了 “筛选”,不是那块料,再怎么培养也是瞎折腾。这也是为啥 “血缘系统” 往往一代不如一代,背后也是候选人太少,缺乏有效筛选。

@茨冈女神:所谓成长,就是放下了简单,选择了复杂;放下了轻信,选择了怀疑;放下了绚烂,选择了平淡;放下了梦境,选择了现实;放下了勇敢,选择了面具。 ​​​

20250718

20250718
@信号与噪声:有一天和小区邻居聊天,他说老美那边,他妈的大太乱了,每天枪击,还是我们这安全。
一会他看看手机,说到点了,要去接孩子放学。
我说,这才一公里,我们这里这么安全,让孩子自己走回来呢。
他说,那可不行,自己走回来不安全。 ​​​

@山本起司:天啊看见蜘蛛在两辆共享单车之间结了一张大大的网,你汲汲营营一生发现自己用心编织的美好生活建立在多么不牢靠的东西上。 ​​​

@真主钦点仁波刀:
山姆那个事吧……
中产最大的幻觉就是以为自己不是无产阶级,并且坚定地从行为、消费上固守不可逾越之墙,严禁穷人僭越。谁在这堵墙上挖墙脚,谁就是中产之敌。
其实中产就是暂时收入较高的无产,要不然哪来的中年失业哭哭啼啼。
那马克吐温之问就来了:如果一个人有一头驴,资产足以成为当时的合法选民;驴死了资产没了,这个人也就当不了选民了。于是请问:选民是这个人,还是这头驴?
同样的问题,如果一个中产失业,消费水平无法继续维持那一套中产的不可逾越之墙,到底是他的消费水平,还是他个人的修养道德知识,决定了 ta 是不是一个中产?
总不能再造一个名词,赞扬一个人是 “精神中产” 吧

20250713

20250713
@齐都督:“我命由我不由天”,这是哪吒、孙悟空这类有实力闹海闹天宫的狠角色说的。老天爷要考虑对付他们的代价,最终软硬兼施,统战他们,为己所用。普通猴崽子、小毛孩说这种话,一道天雷就劈了。 ​​​
@红帽笔记:天庭三大反骨仔都是关系户。要么有好师傅,要么有好亲戚…… 各位普通人就别去学了

@唐宁街的猫先生:虚假的啃老:瘫在家里,多双筷子,多个碗
真实的啃老:独自在外打拼,还要买房买车 ​​​

@陈如是说:上联:刘伯温酒。下联我给对了个:李善长歌。
无意中,这似乎是个绝对。

@扫地好辛苦:炒 A 股其实也是 2 个策略

20250704

@江东猫草:不得不说,常年干美股的人,是长着一张比较天真无邪的脸。再看看我大 a 股民都沟壑丛生的。 ​​​
@是寻瑕呀:美股:mag7 加一起拍不出一个宫斗剧 A 股:一家公司自己就是一出戏

@虎掰掰:小镇做题家,五个字的信息大概这么解读。小镇,非核心城市,经济红利边缘化的地区。做题,高考是落后地区孩子唯一的社会上升通道。家,在残酷的应试教育竞争中依然能脱颖而出的那些人。满满的悲情宿命,不知道有什么好嘲讽的。 ​​​

@管埋员:没有任何一个决定会毁一生,一生是毁在日复一日的拖延,不合时宜的犹豫,关键时刻的胆怯,不甘心又没有改变的勇气。 ​​​

@楚团长聊聊天:大数据之下,互联网放贷的坏账率其实很低。一个手机号 + 授权,放贷机构能够拿到借贷人几乎所有的数据,每月五险一金多少,日常收入如何,消费习惯怎样…… 没钱的人,几乎也不给他放贷。对于资质比较差的用户,三千五千的也给额度,真实利率超过 20% 以上,赌的是最后家庭会兜底,一步一步的毁掉年轻人。

20250630

@迢书:这段婚礼誓词来自西方:「无论富贵还是贫穷,健康还是疾病,我都将永远爱你。」虽是套话,但是每次听到新郎新娘起誓,我都感动不已。
昨天参加朋友婚礼,发现司仪改了誓词:「无论富贵还是更富贵,健康还是更健康,我都将永远爱你。」这是我第二次碰到这种自作聪明的司仪。
婚姻神圣,此风断不可长。 ​​​

@Rossini21:小学时,有次数学考试,由于紧张,要交卷,发现没写名字,关键我竟然忘了自己叫什么…… 又不敢翻书,怕误以为作弊,正在我左右为难时,灵光一闪,我迅速的给了我同桌一耳光,只见他哭着对老师说:老师,XXX 打我。 终于我满意的写上了自己的名字。 至今我依然为我当初的机智感动。

@有个梨 GPT:建议以后上 YouTube,Twitter,Facebook,一律叫上洋网。

《不要害怕任何人和任何事》

你所谓的害怕,说白了还是你担心后果,害怕生命中出现一些意想不到并且让自己无法应付的事情。而这种对未知的不战而降,磨灭了你所有的勇气。

不过换个角度想,恐惧是人类刻在基因里的保护机制。因为早期人类在面对猛兽、自然灾害等危险时,恐惧可以促使他们逃跑、躲藏,从而提高生存几率。

但是放到现代社会,过度谨慎的生存策略早已不适合我们混迹江湖这个年头,只有敢于横冲直撞、无视权威的勇者,才更有机会闯出自己的一片天。

这个世界的规则是什么?

是强者在通关之后对后来者设置的障碍,他们目的就是巩固自己的胜利果实。只要你看清了这一点,你就会明白,一个人要想变得强大,首当其冲就是要把勇气拉满,破除规则。

同时也需搞清楚失败的风险,如果没有超出自己的承受上限,那就大胆去做做的多了之后,一切就都成了经历。经历铸就了阅历,阅历也就带来了格局。

一个人由弱变强的过程无非就是如此,你一定要先对世界虚伪,弱者的能量会在下意识的自我贬低中无形流失。你要明白,这个世界无论是谁,凑近了他也就那么回事。

哪怕这个人拥有通天的成就,功劳也不是全部来自于他自身,而是背后支撑他的庞大团队。这个世界永远逃不开金字塔结构,那些站在金字塔塔尖的人,他们的成就来自于金字塔底层的托举,你不要觉得谁谁谁了不起。

青年志Youthology|中国的“弱势一代”

原文:https://mp.weixin.qq.com/s/GfNtePiPHYyQ_8hbhZeq9w

 

人们习惯用一个词概述一代人的面貌。

比如日本的“觉醒世代/宽松一代”。他们出生于泡沫经济破裂前后,深受经济下行、就业市场萎缩以及社会结构变化的影响,对未来的职业和家庭持悲观态度,开始质疑传统的“拼搏精神”,选择逃避社会期待,追寻内心的宁静与个人自由。宅文化和二次元文化成为这一代人的标志,与前辈的“务实”不同,他们倾向于沉浸在动漫、视频游戏和网络虚拟世界中,“不开车、不买名牌、不运动、不喝酒、不旅行、对恋爱冷淡”。“觉醒”体现在他们对社会期待的拒绝。

如今韩国的“n抛世代”,也同样深受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社会压力的影响,尤其是随之而来的金融危机后,社会价值观发生了剧烈变动。这代年轻人放弃了传统社会期望中的结婚、生育、购房、人际关系等责任,这种转变体现在急剧下降的结婚率、生育率上,影响至今。“n抛世代”以追求自由、个性化的生活方式为主,尤其是K-pop的崛起成为世代的象征。“抛”体现了他们在这个时代下为追求自我“置换”掉的东西。

页面